汽车头条App
汽车头条公众号
当前位置: 首页 正文
受春节假期影响,2025年国内车市并没有迎来期待中的开门红。从乘联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来看,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.4万辆,同比下降12.1%,环比下降31.9%,处于历史低位。
相比之下,日系三强在中国市场表现又如何呢?结合厂家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,丰田、本田、日产1月份在中国市场整体表现十分低迷,均出现明显的销量下滑。
丰田同比跌幅最小
在日系三强中,丰田在中国的市场走势还算比较正常。今年1月份销量为11.7万辆,在日系三强中属于领跑。结合1月份国内乘用车零售市场下滑12.1%的数据来看,丰田中国同比下滑17.6%,这样的数据也能让人接受。
在过去的2024年,丰田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153.8万辆,在中国市场的体量与表现还算比较给力的。
这几年,面对新能源浪潮,丰田尽管也在奋力赶超,无奈对手动作太快实力太强,因此没有抢到先机。不过,针对中国市场丰田一边在推进新能源布局,一边在强化产品竞争力,市场政策也比较务实。比如去年针对卡罗拉、凯美瑞、锋兰达、威兰达等热门车型大幅度降价,就是对市场进行有力的回击。
目前来看,丰田在中国燃油车市场还有较强的号召力,可以继续深耕。而在新能源领域,随着雷克萨斯在中国电动车进程,未来将为丰田发力新能源赛道提供有效助力,从而加快丰田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。
本田销量持续走低
去年年底,本田在中国市场也进行大幅度降价,其中思域的起售价在一些终端来到了10.49万元,雅阁在一些区域售价也到了14万元级。曾经在终端加价才能提到车的热销车型,如今在新能源浪潮冲击下,也不得不降低身段,接受销量低迷的现实了。
来到2025年1月份,尽管国内市场受春节假期干扰,市场总量有所下滑。不过,本田中国1月份仅实现6.88万辆,同比下滑31.8%的表现还是让人有点惊讶。
销量持续的走低,与本田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现状有着必然联系。当比亚迪已经推出了7万元级的高阶智驾时,本田主销车型还是停留在CR-V、雅阁、思域、型格、英仕派等产品上。无论从外观设计、科技配置、智能化等方面,都不能与主流自主品牌抗衡。
此外,在新能源市场,本田目前优势不够明显,推出的烨品牌在众多自主品牌的衬托下,没有什么存在感。不过,随着本田新能源化步伐加快,尤其是未来3年的时间里,烨品牌将带来3款以上新车,可能会对本田中国销量回升有所帮助。
日产市场前景堪忧
看完了丰田、本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,再看日产,会觉得前面两家已经做得不错了。因为,相比之下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更是让人心慌。从厂家发布的财报来看,1月份东风日产(含东风英菲尼迪、启辰)销量4.73万辆,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37.3%;郑州日产销量1795辆,同比下滑47.5%。
在国内市场,日产相较于丰田、本田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强有力的产品竞争力。在燃油车市场,除了轩逸,尚能与对手抗衡外,其它车型的表现都是中规中矩,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;而在新能源市场,能拿得出手的启辰VX6、启辰大VDD-i超混动、启辰D60 EV,全年销量也是在1万辆左右徘徊,与主流自主品牌风风火火的场面相比,产品明显缺乏竞争力。
在去年北京国际车展上,日产汽车和东风日产联手发布5款概念车,并且提出“到2026年增加20万辆销量、让东风日产重新回到百万辆规模”。看来,在新能源赛道上,日产真的要加把劲了。
在《车壹圈》看来:从2025年1月份国内车市整体表现来看,受春节假期影响,销量同比有点下滑,可以理解。不过,像日系三强下滑如此明显,那就不仅仅是市场原因了。综合考虑,日系三强1月销量下滑,除了市场大环境外,产品力缺失极大地影响到了终端走量。
另外,去年年底厂家忙冲量。到了1月份,商家可能抓紧清库存,厂商销量数据下滑也是一个原因。预计2月份,日系三强国内销量也不会太好。在春节假期结束后,3月份后市场应该会出现回暖,到时日系三强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能会好看些。
评论 0
作者信息
更多资讯推荐